哈尔滨市商业学校2020年度教育质量报告(3)
发布日期:2021-04-22   点击率:7013


6.1.3.2020年政策性经费投入共计333.51万元

一是2020年第一批职教专项218.21万元用于教学实训设备采购;二是省中小企业稳企稳岗支持高校毕业生等创新创业项目资金115.3万元,用于电子商务1+X资格证书实训设备、系统及培训、考核费用。

6.2.政策措施

学校在市教育局党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自主办学,为本市经济建设培养中等专业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根据市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学校出台了《教师量化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案》、《哈尔滨市商业学校作风整顿实施方案》等文件,努力打造过硬教师队伍,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继续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哈商校最美教师评选活动”、职教活动周、学生技能节等活动,为教师和学生打造展示提升自我的平台,通过一系列举措助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全方位发展。

7.特色创新

案例一:电子商务专业课证融通创新改革

1)活动背景

为了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潜力和动能,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X证书制度)工作。在1+X证书制度下探索相生相长、互融互通的书证融通发展模式是1+X证书试点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

电子商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落实了教育部对“X”证书是“1”的“强化、补充、拓展”的精神,证书整体设计以“精、深、新”为设计理念,在研究学校相关专业下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知识上提炼企业精华部分,更为强调最新的思路、流程、方法、技巧等内容;技能上围绕企业实际工作应用场景,注重在强化基础性技能的前提下,拓展技能范围、拔高技能水平、做深技能内涵。证书具备针对性、引导性和先进性。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和应用,能够切实解决产业对人才的燃眉之急,对产业的贡献、人才成长通道的畅通具有很大的意义。

2)活动举措

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电子商务专业以培养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数字经济产业链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目标,将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专业。面向“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需求,梳理专业课程体系,整合师资队伍、实训环境资源,制定出科学的协同育人体系途径,将实践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专业共建共享,相互协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改革.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构建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对接的技能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等符合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深度合作企业数达到5家,建立“工学结合”的校内、校外实训环境;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改革,实现课证融通,鼓励学生在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证书获取率不低于50%。

2.课程教学资源创新改革

电子商务专业构建书证融通、学分银行体系,对接国家教学标准,围绕本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重点,落实“1+X”证书制度、推进“学分银行”体系。

通过网店运营推广“1+X”证书相关课程对专业内容进行强化、补充与拓展;以综合实训课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融会贯通;通过课程体系实现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一体化,突出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

建立赛教融合机制,将技能竞赛和1+X职业资格证书等内容覆盖到课程,教学中强化技能的培养,打造教学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围绕1+X职业资格证书--网运营推广(初级)重新设置课程。

网运营推广(初级)内容包括网店开设、网店装修、网店基础操作、网店客户服务、运营数据分析 5个理论模块,9个单元及配套的多个实训任务。利用虚拟仿真实训软件进行模拟训练,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传授、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巩固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并学以致用。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将学生潜在的问题和能力充分展现,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分析,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3)活动成效

积极申报(网店运营推广初级)制度试点院校,经过企业和院校专家审核,成功获批试点院校。

作为1+X证书试点学校,学校领导高度重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成立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1+X证书制度试点的组织领导工作。电子商务专业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提升本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通过对2019级电商班开展考证宣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对1+X证书有了充分的了解,我校将开展电子商务专业1+X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工作。

未来将会进一步建立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健全德育工作组织体系,形成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继续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推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将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直播、短视频营销等紧密结合,将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专业。

案例二:烹饪教学创新案例——课堂与手机=共享学习

1)活动背景

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屡禁不止,这一直是困扰老师们的一个问题。虽然学校有很多规章制度,比如授课前收手机,但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够遵守制度和控制自己,想尽办法,甚至上学带两个手机,上交一个,留在手里一个,来逃避老师的检查。授课前收手机是教学无奈之举,如何使学生上课能更好的集中精力学习,找到关于手机和课堂之间的平衡,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基于上述问题,现代服务教研部烹饪专业任课教师,跳出传统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将手机用于查询资料,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和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2)活动举措

专业教师为所教的每一个班级创建一个微信群,将学校的校领导、班级的班主任,和学生的家长都加入群中。让“教师+校领导+学生+家长”互动起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在群里,专业教师利用手机互动分享学习资料,储存授课实习中结果,更可以代替笔记记录学习内容,方便学生随时查找学习资料,更便于家长了解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另外,每天在群里分享展示学生上课的成果,老师和家长的鼓励,更让每一个学生建立小小的成就感、积累信心,愈发热爱自己的专业,完成了专业教师“能够打造一个学生,绝不打击一个学生”的授课原则和教学思想。

3)活动成效

1.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微信群里的成果照片,还是老师给他们录制的练习操作的小视频,都是一个自我检验的好方法,通过照片和视频,他们可以在第三方的角度,更好的观察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更能督促自己的进步。

2.对于学生家长来说,通过微信群的互动,让实训课堂与学生家长真正联系起来,让家长关心孩子成长经历,能有效得到家长对孩子学习支持鼓励,了解最新时间学生学习状况。

3.对于授课老师来说,授课老师能更好更快的布置实训任务。每天授课时由一位同学录制授课教师的演示视频,课后编辑好,通过微信群播放,可让学生利用晚自习复习、分析并撰写实训报告,加强巩固学习效果,以便更好的开展后面的学习。

4.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说,通过微信群里的学生动态,能更好的了解班级学生的上课状态,掌握学习动态;另外,授课教师在课余时间,在群内分享的励志案例、食品安全规范、操作安全规范、教学反思等正能量的内容,与学生和家长共同打造正能量氛围,也能引导和提高学生爱国、爱家、爱岗的思想,更便于班主任老师开展学生思想工作。

5.对于教研部和专业发展来说,所有群内分享视频、教学图片在学期末可以储存,作为教学资料,教学大纲,更可以为今后的实训课教研、教改,提供有利的教学分析材料,总结经验,以便提升改正,专业教师“欣然接受”了这样的变化,并通过引导学生正确合理的使用手机,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有所收获。

案例附图:让每个孩子动起来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存在不足

一是办学条件明显不足,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指标不少于20平方米。我校建筑面积按最低标准4万平方米计算,还有相当的差距。

二是专业教师缺乏,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质量、结构、能力水平等方面的不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和提升。

8.2.改进措施

一是稳定办学规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使在校生人数增长到2000人。力争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尽快实现面积达标。

二是完善专职教师及外聘教师队伍搭建,在政策允许条件下,规范外聘教师聘用制度和考核办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加强校内外教师培训提高业务学习,做好培训规划,逐步轮训青年教师,使教师职业技能水平提高,适应中职学生技能培养目标需求。